中国扶贫开发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泰国参议院扶贫和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小组委员会委员和顾问颂攀•迭察阿提博士总结了中国扶贫取得成功的五大重要因素。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脱贫攻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 扶贫政策落实到每家每户,分析每家每户的致贫原因。建立结对帮扶机制,落实帮扶责任人,调派上百万扶贫工作人员实地走访、普查,掌握贫困人口基本情况和帮扶需求,收集贫困人口各类信息,8900万贫困人口全部建档,根据贫困人口脱贫需求,实现精准扶贫。
- 对贫困户按照每户2000元的标准给予援助,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同时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物流。
- 与市场连接,为贫困家庭和农民合作社提供产品营销渠道,鼓励发展线上市场,以及和如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商企业合作。
中国精准扶贫八条思路
- 引进产业援助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旅游业,创造附加值,借助电商平台拓展企业营销渠道。为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无需抵押担保,贷款期限可达三年,政府向现行标准下(人均年收入低于2800元人民币)一半农村贫困人口发放人民币贷款超过5800亿元(约2.9万亿泰铢);
- 在贫困地区建成扶贫产业基地近10万个,覆盖了92%的贫困户,刺激就业,提升贫困人口技能,创造收入。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说,有4万多个合作社与3万多个贫困村形成一对一帮扶模式,努力发展地方产业和减缓年轻精英流失;
- 异地扶贫搬迁,支付补偿金,加大地方投资,创造500万个就业岗位;
- 在人们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公路、水电、学校、医院、社区、城市互联互通等方面给予援助;
- 支援偏远地区教育事业,投入资金和组织支教志愿者;
- 修缮改造旧住房;
- 生态环境治理保护;
- 向无经济来源的老年群体提供医疗保障和生活津贴。


借鉴中国反思泰国,颂攀博士认为,首个区别是泰国政府仍未有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坚定意志。从过往实施的政策来看,仍是注重运用发钱方式的民粹主义政策。相反,中国做法是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以渔。


中国真正做到脱贫路上不漏一村、不落一人,建设现行贫困标准下全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属于双轨并行扶贫模式。在习近平主席的英明领导下,逐级分解落实,实现扶贫到村到户。同时,政府与私营企业建立连接,在生产、加工、营销、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互联网)等方面给予贫困村和贫困户帮助。
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理论中,着重强调消除资本家阶级,中国政府鼓励人民自力更生。此外,还让贫困人口拥有属于自己的生产要素,过去属于国有,后来中国政府进行制度改革,将所有权归属贫困人口和集体,依靠辛勤劳动,多劳多得,让贫困人口能够摆脱贫困,获取公平收入。
产业和农业实现平衡发展,政府和私营企业向农村合作社伸出援手,形成商业网络,帮助其通过线上渠道出售产品以及有物流系统。
借鉴中国的扶贫政策和思路,泰国参议院扶贫和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小组委员会向政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政府要有远见、想法和决策,宣布精准扶贫政策并严肃认真对待。泰国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不足1000万,实现全部脱贫并非难事,只要政府、各政党、国家机关、地方行政机构、教育机构和私营企业都朝同个方向发力。
- 可以考虑在总理府规章制度、法令或法案条例下成立“综合扶贫开发办事处”,拥有有效性、流动性和透明度的年度预算。
- 信息库。政府应该出台措施,开启地方行政机构、教育机构、私营企业与现行贫困标准下的贫困村、贫困家庭或贫困人形成“一对一”帮扶机制,掌握真实信息,建立贫困信息网,制定扶贫方案,这样方能对症下药。
- 政府部门、地方行政机构、教育机构和民营企业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全方位精准扶贫支持;政府拨发预算款项,主要用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户购置必要家具、建房、修缮房屋和卫生间;向每个贫困人(或贫困家庭)发放1万泰铢救助金;成立流动资金基金会,解决现行贫困标准下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让他们能够谋生和养家糊口;政府鼓励形成生产、加工、营销、管理的产业集群;企业分派掌握技术和知识的工作人员走进地方援助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
- 为让贫困人口更好开展线上营销,政府安排网络营销培训课程,同时发展物流,提供超高速网络援助贫困地区。
针对扶贫开发工作,国家领导人尤其是总理和政府部门尤为关键,必须坚定意志和制定明确的扶贫政策,要落实到每家每户,采取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而不是等贫困户前来登记注册,安排应届毕业生或地方扶贫人员实地走访,搜集信息,如果能够深入分析和解决贫困问题,根据个人所掌握技能安排就业,就能解决贫困问题。
颂攀博士认为,目前政府有专项扶贫资金,加上政府和地方制定多项扶贫机制,如果出台明确的扶贫政策,完全可在未来5-10年内解决扶贫问题。从深入剖析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入手,先以每个社区10个贫困户作为示范,按每户有3名家庭成员,8万个村庄共80万户贫困家庭来计算,1年将能让24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而不该通过发钱方式解决问题,应该采用成立资金流通基金会模式,分配每村100万泰铢,1年总投入800亿泰铢作为资金流通,连续三年给予低息优惠,让他们能用于投资谋生,然后再逐步偿还贷款。
“三年内,政府投入2400亿泰铢作为流动资金,这些流动资金能帮助240万人就业,相当于每年援助80万个家庭,那么再过10年就能实现全部脱贫。但是一直以来,政府仅注重如3个月、6个月的短期政策,未从长远来看,导致始终无法全部脱贫。”颂攀博士说。


搞好精准扶贫工作关键在于政府要有信心、有决心和制定符合国情的扶贫政策,落实到行动中,上至政府下至家庭、个人,全国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社会力量通力合作,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早日实现脱贫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