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县禤洲,梅花桩上的舞狮少年

狮子在中国被喻为瑞兽,在历史建筑物中,我们经常看到门前、门上、檐角上有狮子的造型雕刻守护,神态万千,威武庄严。

在南方,有一种千年民间艺术文化,是利用纸张、竹子、羊毛及布料扎成类似狮子的模型,南方称之为“南狮”或“醒狮”,模仿狮子而舞动,称为舞狮。舞狮在南方的两广地区、港澳以及海外华人区都非常流行。南狮文化非常讲究,非常注重礼仪,南狮的狮头在狮艺界内人士眼中是非常神圣的,一头新的南狮启动前,必须进行参花挂红、点眼开光拜神仪式。

说起舞狮,不得不提广西藤县。藤县是传统南派舞狮的发源地之一。藤县的舞龙舞狮兴起于清朝初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传说古代藤县山区出现了一头怪兽,每逢年尾岁末出现,到处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乡农不堪其苦。后来,人们想了个办法,用竹篾扎成许多狮子。当怪兽出现时,锣鼓齐鸣,群狮奋舞,怪兽惊恐万状,掉头就跑。从此,当地乡民认为狮子有镇妖驱邪之功,有吉祥之兆,都希望狮子能到家门前舞动一番,以消除灾害,预报吉祥。

于是每年春节,在藤县,挨家挨户舞狮拜年,渐成风气。为了迎接瑞狮来临,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挂个红包,狮子舞毕,举首衔去红包(又叫采青)。这一舞狮传统在当地一直流传至今,成为藤县当地民间舞狮传统、舞狮文化。

2004年,来自广西藤县禤洲岛的邓彬光(狮头)与邓静安(狮尾)代表藤县狮队登顶马来西亚云顶杯夺冠,荣获东方狮王称号。时隔15年,以邓彬光为代表的藤县舞狮运动员又一次成为人们目光焦点。比麟堂总教练邓彬光和唐载鹏、江龙潘、邓植伦、孔祥佳、孔炎坤皆是藤县籍舞狮运动员,他们主要以高桩狮表演亮相,领衔几百名舞蹈演员献上《百狮报喜贺新春》节目,是2019年央视春晚的重头戏。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舞狮练习过程中,几乎每一位舞狮队员都有过受伤的经历,特别是剧烈舞动带来的腰膝劳损,已经成为他们特殊的职业病。但是,不认输不放弃是他们能够获得成功的真正原因。而对邓彬光来说,练习时必受的伤痛,根本不算什么。在2009年,他查出患有脑瘤,并进行了开颅手术。术非常成功,但医生说病人今后想要再踏上梅花桩舞狮,是基本不可能了。出院后,邓彬光回家休养了几个月,情绪仍很低落,他经常说,自己一生什么也不懂,只会舞狮就爱舞狮,如果以后不能再舞狮,他的人生将失去斗志和方向……

后经比麟堂堂主钟道仁先生沟通开导,鼓励他坚强起来,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慢慢地,邓彬光重拾信心。经过一年多的刻苦训练,且凭他坚强的意志及坚定的信念,邓彬光的体能慢慢恢复,他又开始重踏舞狮之路,并站在高高的梅花铁桩上,在2015年央视《出彩中国人》以及2019年春晚舞台上,重拾荣光。

如今,在禤洲码头,每天船来船往,离家、靠岸,家乡和远方都在岸上。那些舞狮少年已经成长,十几个春秋的舞狮运动生涯,他们无数次从这个码头落船出去比赛,又无数次从这个码头载誉而归。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