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国家能从CAFTA中受益吗?泰国专家这么说

东盟国家能从CAFTA中受益吗?泰国专家这么说

“我们对比了CAFTA与WTO最惠国待遇之间的关税,CAFTA的关税较低。”汤之敏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中国与东盟已经实现了7000多种商品的‘零关税’,即便没有实现‘零关税’的商品,CAFTA的税率也依然低于同一税目下WTO的最惠国待遇标准。例如谷物,CAFTA的关税从5%~50%,而最惠国待遇为65%。” 汤之敏表示衡量自贸协定利用情况的一个标准就是原产地证书的使用情况。“因为要享受CAFTA的优惠关税,就必须申请原产地证书。通过计算泰国原产地证书的使用比例,我们发现泰国的原产地证书申请率从2011开始基本保持在70%~90%,而2018年这个比例为89%。从这个比例来看,还是有相当多的泰国农产品利用了CAFTA的。”汤之敏说,“根据我们的统计,在泰国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中,主要受益于CAFTA的农产品种类包括橡胶、木材、水果、蔬菜、制粉产品、谷物、鱼类和甲壳类动物等。” 而近年来,泰国水果也的确愈发走俏中国市场。根据泰国商业部和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20日,泰国水果对华出口形势喜人,中国已成为泰国水果最大的出口市场。 据《环球时报》报道,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国对美国水果征收30%的关税,美国进口水果减少造成的空缺则由东盟水果填补。而东盟国家的水果深受中国消费者青睐,CAFTA建设也有力促进了东盟国家对华水果出口,包括泰国在内的多个东盟国家成为中国水果市场上有力的竞争者。 据泰国投资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1~6月,泰国来自海外的直接投资额(按申请额计算)达到1471亿泰铢(约合342亿元人民币),是2018年同期的2.1倍。其中,中国仅次于日本成为对泰国直接投资排名第二的国家,达到242亿泰铢(约合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倍。轮胎和金属、模具厂商正计划进入泰国市场。 在这种投资热的带动下,许多中国企业也希望在CAFTA升级版的框架内,开拓泰国市场,把握住泰国新的发展机遇,但信息获取不足时常让他们难以决策。“比如泰国现在在大力发展的东部经济走廊,出台了很多新的政策,但是我们在走访中国企业的时候,他们对这些政策都不太了解,因为很多政策甚至都还没有中文版。”汤之敏说,“虽然这些看上去都是很容易的事情,但中泰双方还需要加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层面的沟通,才有利于让更多企业了解CAFTA,了解彼此的投资政策,从而真正从中受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