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博会:筑牢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桥梁
东盟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字产业面临着广大的市场,急需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在2019年6月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说:“人工智能(AI)、大数据和手机应用端(APP)三者整合后有望会成为‘一带一路’国家下一个强劲的经济增长点。” 2019年越南有6100万互联网用户,人们平均在移动设备上使用互联网3个小时12分钟,和从前相比有较大增长。未来,东南亚数码消费者预计在2025年突破3亿人,比2018年增长24%;人均数码消费额将增长两倍至390美元。 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宣布,新加坡将很快进入5G时代,将从2020起陆续推出两个独立的全国5G电信网络以及两个覆盖特定范围的区域网。越南也提出了至2025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20%左右,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7%以上的目标。 虽前景广阔,但东盟尚未打牢数字经济发展的根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线上支付模式未大面积铺开、缺乏本土人才、资金缺口大等问题在东盟各国普遍存在。从另一方面看,这些不足也为东盟数字经济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对外寻求合作势在必行。 2018年,中国和东盟的数字经济合作得到进一步发展,东博会首次举办了数字经济论坛——中国—东盟信息港数字经济论坛。 2019年的第16届东博会使中国—东盟开启数字经济合作新局。在开幕大会上,中方领导人表示愿以2020年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为契机,与东盟积极拓展电子商务、数字贸易、5G网络等领域合作。 展会上,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应用引发关注,5G、加密通信、语言识别、驾驶辅助等先进技术展示在各国客商面前。 东博会固有优势将为数字经济合作增彩 2019年10月22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议定书》对所有协定成员全面生效。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执行院长王玉主说,无论在原产地和贸易通关规定上,还是在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的规定上,都降低了门槛,对进一步释放自贸区活力具有积极作用。 这意味着双方产业承接的梯次性和互补性不断增强,将加速进行电子商务、智慧城市、5G等数字经济合作。2020年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在第17届东博会上,数字经济势必成为关键词之一。 而东博会作为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本身具有极强的号召力。 截至第16届东博会,共有83位中外国家领导人、33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参展参会客商83.2万人,这意味着11国拥有足够稳定的平台,就优化数字产业结构、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提高数字产业吸纳就业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