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中国经济面临新考验

继贸易战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经济再次面临新考验。在疫情爆发初期,正逢中国农历新年,人们正兴高采烈置办年货,使得消费集中释放,但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尤其是中国第七大省的湖北省,这里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生产和贸易中心,以及长江流域经济区。

武汉是疫情中心城市,不仅是中国重要交通枢纽城市,还是中国多个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地,在电子、汽车、医药等领域拥有成规模的产业集群,如果武汉的生产和物流停止,一些湖北以外的产业链下游企业可能也会面临断供停产的问题。

• 中国经济遭受冲击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严密的防控防治措施,包括对疫情重灾区采取“封城”抗疫,中国乃至全球旅游业在秒速被按下了“暂停键”。

交通运输业和物流业是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服务业之一。来自中国新闻网报道,春运前23日(1月10日-2月1日),全国铁路、道路、 水路、民航共累计发送旅客12.71亿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24.2%。

同样,旅游业也遭受巨大冲击。自从爆发疫情后,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已对中国游客采取入境管理措施,“取消行程”“停飞”“退款”等成为了假期中出现最频繁的关键词。

由于对病毒的恐慌,公众纷纷避免有可能出现感染风险的活动,进而对景区、影院、酒店、餐馆等服务业产生连锁影响。疫情面前,人们纷纷减少出门,耐着性子“宅”在家里,没有逛街的机会,消费意欲低迷,进而直接影响了零售企业的销售,例如百货店、大卖场、购物中心等线下实体零售业。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中国采取了适当延长春节假期措施,导致工人返城与复工延迟,工厂无法开工,这对中国以致其他国家的供应链造成威胁,对于一些主要针对海外市场的制造商来说,面临的问题愈加明显,例如订单量减少。据媒体报道,包括三星电子、LG电子在内的企业宣布暂停部分在华营业生产。
苹果公司曾对外宣布,受疫情影响,多家工厂暂时关闭,导致全球iPhone供应紧张。

虽然不少行业遭受影响,但值得一提的是,所谓有“危”才有“机”。正如2003年非典疫情曾促进了电子商务发展一样,本次疫情也会给不少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提供重要机遇,例如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网上娱乐等数字经济新业态十分活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疫情对经济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疫情防控的进展和成效。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据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专家团队最新研究显示,疫情短期内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但对全年经济影响有限。总体来看,中国短期的经济增速将出现较大幅度回落,预计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速肯定会跌破“6.0”,甚至可能跌到“5.0”以下,但第二、三、四季度中国经济将加速发展;如果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预计中国全年GDP增长速度仍将维持在5.8%左右!

• 助力经济发展度过疫情难关

2020年2月23日,中国召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这次电视电话会议共有17万人参加,可以说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电视电话会议。据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MG)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明确提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8点要求,分别是:

1、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低风险地区要尽快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高风险地区要继续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2、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例如大规模降费、缓缴税款、财政贴息等,加大对一些行业复工复产的支持力度,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3、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抓好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加快推动线上登记失业和申领失业保险金,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4、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吸纳当地就业。要组织好产销对接,抓紧解决好贫困地区农畜产品卖难问题。

5、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打通人流、物流堵点,放开货运物流限制。

6、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要抓紧解决影响春耕备耕的突出问题,组织好农资生产、流通、供应,适时开展春播。

7、切实保障基本民生。保障主副食品供应,防止物价过快上涨。

8、稳住外卖外资基本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综合起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