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泰国榴莲输华面临挑战

疫情下,泰国榴莲输华面临挑战

每年的3月份至5月份,泰国榴莲陆续上市。但自2020年年初以来,作为泰国榴莲最大进口市场的中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致泰国榴莲出口面临重大挑战。(2019年泰国榴莲出口中国总额达260多亿铢,比2018年的130多亿铢增长97.6%。) • 泰国榴莲输华市场前景一片大好 泰国榴莲果农联合会主席察卡蒙讲道,回想三个月前,很多人担心因受疫情影响,泰国出口至中国的榴莲将有所减少,加上今年榴莲丰产,将造成滞销,对泰国更是雪上加霜,而此前物流运输因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运转,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市场需求量反而增加。近日,泰国农业合作部与中方协商达成一致,中方开绿灯新增2个通关口岸,分别是东兴口岸和凭祥铁路口岸,促使得以顺畅清关。 目前出口仍处于正常状态,今年水果收购商达400多家,比去年的200-300家有所增加。 “在全球经济和物流运输受疫情巨大冲击,东部地区榴莲丰产的背景下,依旧稳坐泰国水果冠军的金枕榴莲,起步价仍不低于每公斤上百泰铢,这实属难得。”察卡蒙说道,泰国政府能有效防控疫情,不仅展示了泰国具有很好的公卫管理体系,还能树立消费者信心。 泰国榴莲在中国市场仍有很多机会,关键是要秉持商人的道德,实现可持续发展,以高品质和营养作为产品卖点。有研究表明,金枕榴莲富含对身体有益的抗氧化成分、维生素和纤维素。 “除了品质保证,如果新时代的农户学会成本管理,学会通过数据库来分配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提高生产技术,相信果园经营将实现可持续发展。”察卡蒙表示。 • 泰国榴莲闻名中国之由来 泰国榴莲长期深受中国消费者青睐,具体由来是什么?前泰国农业学术厅植物产品进出口和生产要素方面专家阿拉泰讲道,自泰中双方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后,从2003年起泰国开始向中国出口榴莲。 此前,我们长期向中国香港出口榴莲,后来泰国榴莲在香港闻名遐迩。在1994年至1996年期间,泰康公司成为首个将泰国榴莲出口香港的公司。 对于目前榴莲出口情况,阿拉泰认为,中国政府能有效控制疫情,经济恢复进入良性循环,加上今年有大量中国水果收购商竞争抢购,为此今年榴莲价格整体仍呈上升趋势。 “今年榴莲价格仍然不错,同时也看好未来3-4年价格形势,但是每年出现出口死包榴莲的问题,泰国至今尚未得到解决。 此外,泰国、马来西亚及越南的榴莲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加上中国投资商不断涌入老挝、柬埔寨、缅甸投资,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泰国要对产品质量和寻找新市场方面做出调整。”阿拉泰讲道。 • 未来,泰国榴莲面临重重挑战 相比疫情,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泰国商家向中国出口劣质榴莲,而且东盟国家正不断扩大榴莲种植面积,为此,泰国榴莲出口中国的“王者”地位正面临重大挑战。 泰国商会大学国际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安•披三哇尼副教授指出,自2017年至2019年,泰国榴莲产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26%。2019年泰国榴莲总产量100万吨,出口50万吨(其中中国占57%,越南占25%,中国香港占15%),预测2020年总产量为110万吨,增长15%。 随着中国市场对榴莲需求大增,进而推动东盟国家榴莲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作为最大竞争对手的马来西亚,在马来西亚联邦农业销售局监管下,拥有完整的榴莲管理链条,尤其在营销方面下功夫,创造猫山王榴莲的高品质形象。 2019年马来西亚和中国政府签署协议,马来西亚可直接出口新鲜全果榴莲和冷冻榴莲产品至中国。过去,只有泰国是唯一获准向中国出口鲜榴莲的国家。此外,马来西亚在榴莲加工方面具有优势。未来,马来西亚有望与印度尼西亚携手合作扩大榴莲种植面积,提升产量。 除最大竞争对手马来西亚以外,在推动大力发展榴莲种植和中国、越南商家大力助销的背景下,柬埔寨竞争力也不容忽视,其贡布榴莲独具特色。 因此,榴莲市场潜能无限,竞争力强。未来5年,泰国要做出调整,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生产计划管理,对产量和全球需求进行全面分析。 其次,泰国须在产品质量以及标准上多下功夫,杜绝死包榴莲,保证生产质量,以及延长榴莲保质期的包装也至关重要。 最后,榴莲加工产品多样化,除了榴莲干,还有榴莲冰淇淋、榴莲蛋糕、润肤霜、榴莲壳除味炭等。 “我认为,未来5年,泰国榴莲在中国市场仍大受欢迎,但是我们要做出调整,中国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还应该寻找除中国内地及香港之外的新市场,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加大宣传特产榴莲,如暖他武里榴莲、四色菊火山榴莲、巴拉乌榴莲等。”安副教授说道。  

Read more
旅游业等复苏春风 迎“后疫情”时代新常态

旅游业等复苏春风 迎“后疫情”时代新常态

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行为习惯有极大改变,旅游市场也将进入“新常态”。 泰国旅游局(以下简称泰旅局)、Expedia公司、泰国酒店协会联合在网上举办“新冠疫情下的泰国旅游业战略”主题座谈会,泰旅局局长育塔萨就旅游业迎“后疫情”时代5个新常态进行了分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