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泰国国家发展管理学院(NIDA)、社会发展与环境管理学院 李仁良教授
一、2019年工作回顾
1、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99.1万亿元,增长6.1%。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调查失业率在5.3%以下。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2、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0万亿元,消费持续发挥主要拉动作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较快增长。粮食产量1.33万亿斤。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重大区域战略深入实施。
3、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新兴产业持续壮大,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开展,企业数量日均净增1万户以上。


5、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污染防治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总体改善。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6、民生进一步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基本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障水平提高。城镇保障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活补助人数增加近40%,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
二、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
综合研判形势,中国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
1、今年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3、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政策。前期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4、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减免国有房产租金,鼓励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并予政策支持。
5、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数据中心,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推广新能源汽车。
这是中国首次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制造业、出口并非只取决于中国,全球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中国发展要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其次,中国更加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保”、“六稳”。“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促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六稳”成今年两会关键词
除了以上政府工作汇报之外,此次大会还有诸多看点引关注。
1、5月28日,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该民法典草案共7编、1260条,个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2、5月28日,大会表决通过了起草香港《国家安全法》。该举动引起外界高度关注,这对未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3、人民至上。5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生动诠释了习近平主席执政理念。
在习近平主席15岁时曾到陕北农村插队,来到了梁家河大队。在梁家河的7年岁月里,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也树立了为老百姓办实事、为人民奉献自己的理想理念。当武汉爆发疫情,今年三月,习近平亲赴武汉市考察防疫工作,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