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东博会全年无休在线运营

云上东博会全年无休在线运营

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首次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举办,打造云上东博会,全年无休。云上东博会已于11月23日正式上线运营,为因疫情不能实地参展的企业提供线上展示、洽谈、推广等服务,让境内外广大参展企业与专业观众体验线下线上一体化互动的展示洽谈新形式,开启东博会全年运行的新模式。 云上东博会将建设“四平台+两体系”。四平台即线上展示平台(云展馆)、在线会议和洽谈平台(云会议、云洽谈)、直播营销推广平台以及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两体系包括了基础架构支撑体系和安全防护体系。预计超过50家国外企业及机构将首次通过“云上东博会”平台进行产品或公司视频推广,还将举办东盟国别及特邀合作伙伴专场产品直播购物及推介活动。云平台同时提供3D展厅、数据溯源追踪、在线国际会议和商务洽谈等功能,为双边和多边合作与交流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客商所有的数据和信息都将得到金融级别的安全防护。 记者登录云上东博会看到,目前滚动播放东博会活动、防疫指南等多种实用信息,设置有展品、直播、会议、资讯等栏目,开设了中国商品馆、东盟国家馆、特邀合作伙伴和“一带一路”国际馆。观众可通过东博会官方网站或云上东博会网址等多种渠道登录云上东博会,实现“一站式”采购各国商品。 另外,云上东博会对第17届东博会开幕大会进行多语种播出。第17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东博会系列高层论坛、东盟国家推介会、产业园区招商大会等系列活动也将在云上东博会播出。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表示,“云上东博会”组展工作顺利推进,东盟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务主管部门积极组织境外客商参展。打造“云上东博会”是应对疫情冲击、促进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的创新之举。该平台挖掘跨境电商合作潜力,将推动形成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新增长点。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日期:2020-11-29 12:41:42浏览:次 http://www.caexpo.org/html/2020/trends_1129/243505.html http://www.caexpo.org/html/2020/trends_1123/243230.html

Read more
第三届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论坛在广西柳州举办

第三届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论坛在广西柳州举办

在后疫情时期,工业名城柳州市11月18日再次迎来工业设计盛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论坛。来自中国及东盟各国的政府官员、工业设计企业、工业设计师和新闻媒体代表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参与本届论坛。 本届论坛以“智绘工业蓝景,振兴现代制造”为主题,紧紧围绕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以设计与创新为指引,探索中国和东盟工业未来,推动中国和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交流的机制化建设,构建学术交流对话和商业项目合作的平台。 广西柳州市作为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论坛的主办单位之一,同时也是中国西部的工业重镇、广西有名的工业城市。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炜在致辞中讲到,工业设计是工业从“制造”向“智造”升级的新引擎,是柳州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5+5”产业体系的重点产业。本届论坛为推动设计与产业深度融合、设计与创新深度融合、设计与文化深度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平台,必将为柳州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共同为推动中国—东盟的工业设计与创新贡献智慧和力量。 随着马来西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深度参与和向上游发展,工业设计在多方因素的推动下,逐渐成为马来西亚的热门行业。马来西亚国际贸易与工业部设计理事会总监苏莱曼•阿斯哈在视频发言中提到,在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工业设计师可以利用技术的进步为制造过程添加更多附加值,马来西亚一直把工业设计看作国内工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价值定位。 泰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创新部副部长叁蓝•洛碧在视频中提到,创新通常是通过设计来实现的。长期以来,泰国政府意识到设计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泰国于2016年提出“工业4.0”战略,以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并通过创新和技术手段提高竞争力。同年,泰国工业部联合有关部门成立了泰国工业设计中心,希望推动本地设计行业成为“工业4.0”的排头兵。 在大师演讲环节,来自国内外著名设计大师探讨中国—东盟国家工业设计、智能制造和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可期待的发展方向,交流分享国际前沿设计理念。 会上,还举行了中国—东盟(柳州)工业设计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签约,以及柳州市9家倡议发起单位及发起人签署《柳州市工业设计协会发起成立倡议书》,两个项目的签署将为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交流合作、柳州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共同注入强劲动力! 柳州市中国西部的工业重镇,通过举办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论坛,将积极营造助推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以工业设计为突破口,推进中国和东盟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搭建了中国一东盟工业设计领域合作的平台,打造中国工业设计对外发展的新抓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