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下一个五年计划怎么走? 这五大要点值得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编制已提上日程,对中国发展乃至其他贸易伙伴国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四五”规划值得各方关注,与过去制定的规划将截然不同,中国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外部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和美国总统选举的威胁和挑战,这些因素导致中国须作出战略调整。“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有五大要点值得特别关注。 要点一、以增长质量为先 经济增速将放缓 中国更注重经济高质量发展,而非追求数量,从过去的规划中可看出,中国长期注重保持经济发展更加平衡可持续,如,降低对其他国家的依赖、收入分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并将会延续至“十四五”规划中。 中国首次没有设定年度GDP增长具体目标,意味着外界将无法了解经济增速,但这并不等于中国放弃对GDP目标的要求。澳新银行经济学家杨宇霆等多位经济学家向彭博新闻社透露,2035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仍保持不变。 要点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引领中国未来高质量发展 双循环经济战略是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简单说就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同时充分利用好外部的可得性资源。 2020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该经济战略,但是将如何实施目前尚不清楚。虽然在中共五中全会也再次被提及,但这一政策尚未给出具体细节,各方需继续密切关注,尤其是在这种战略下,如果中国更多依靠本国生产而减少中间产品进口和充分利用国内生产要素,将会对未来全球贸易模式带来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多方认为世界将朝去全球化方向发展,意味着国际贸易投资将有所减少,但从双循环经济战略可以看出,中国等大国将继续支持全球化,开放的国门还将越开越大,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放宽资金流通规定,同时不断巩固国内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 要点三、保民生,促消费,全球迎来机遇 消费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将继续对经济结构做出调整,尤其是更加重视消费在经济中的作用。2011-2014年期间,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36.1%,2016-2019年期间比重上升为38.7%,但仍不及其他主要经济体水平。所以在新规划中,中国将持续发力,强调居民消费成为未来五年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针对提高居民收入、社会福利(建立完善的社会安全网)和城市化水平政策,这是促消费的关键所在,也是扩大中产阶级规模的机制,减少贫富差距,合理消费,预计中国将继续按原计划推进。打比方说,加快城市化建设,房地产开发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这对全球来说是重要机遇。 要点四、科技自立自强,中国恐将成为科技领头羊 中国发布“十四五”规划,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尤其是中国每年依靠进口芯片超过3000亿美元,而国内使用的半导体只有16%属于国产。芯片技术对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智能汽车等5G时代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从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中吸取教训,意识到供应链中断所带来的风险。 在此种发展思路下,预计中国的研发投入将持续增加。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2.19%,与韩国、日本、德国和美国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国家研发投入占GDP总量的2.8-4.8%。 要点五、中国和美国一样做强做大绿色经济,对未来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在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中,中国将追求绿色发展繁荣,做强做大绿色经济。首先,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排放量占全球约28%。习近平主席曾表示,中国二氧化碳排 我们将看到中国在环境保护前提下谋求发展,包括制造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习近平主席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达到50%,而目前仅为5%。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愈发注重绿色经济,未来中美两国可能在这方面有所较量。 中国在世界舞台中扮演了极为重要角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背景下,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与包括泰国在内的多国保持友好关系,中国是泰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政策的变动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将提请2021年3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