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中国市场 泰中总与中国贸促会、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为拓宽合作,共建双赢战略伙伴关系,泰国中华总商会借此新春开工之际于2月15日与中国贸促会(CCPIT)和中检集团(泰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两份合作备忘录。 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林楚钦说,首份合作备忘录与中国贸促会会长高燕共同签署。中国贸促会作为一个全国性贸易投资机构,对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开展发挥重要作用。此次合作将有助于中国各级私营企业间的沟通联结更为便利,利用双方工作机制和企业交流会进行经济,贸易,法律,法规,措施等信息交换和商务互访,实现2021年双边贸易额破1400亿美元的目标。 第二份合作备忘录为泰国中华总商会与中检集团(泰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中检集团(泰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泰国分支,检测泰国产品出口质量标准,帮助泰国果蔬出口中国贸易更加方便快捷。 中国已连续八年成为泰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而中泰贸易却逆势增长,贸易额达到796亿美元,占泰国贸易总额的18.16%。其中,泰国向中国的出口额为297.54亿美元,年均增长2%。 同时,泰国出口中国鲜果、冷藏水果及干果的贸易额达到29.08亿美元,年增长39.43%。仅新鲜榴莲出口额就达15.08亿美元,年增长77.57%。新冠疫情期间,得到来自中检集团(泰国)有限公司的合作支持,为泰国榴莲出口商提供质量检测和溯源服务。 2021年,泰国中华总商会计划在中国22个省份开展路演活动,以提升中泰商人在泰国投资需求的信息交流。当疫情等到缓解,相信泰国贸易投资规模将有所扩大,并将成为连接东盟国家的重要生产基地,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走廊,尤其是环境友好型的新S形曲线产业,如高科技、电子、机器人等领域。 认识中国国家检验认证机构“CCIC”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CCIC)是中国最大的检验认证机构,提供检验、鉴定、认证、检测、溯源等服务,也是唯一可冠以国家级名义的“一站式”质检机构。其服务网络覆盖34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400多个分支机构,200多个实验室。其中,中检集团(泰国)有限公司于1987年在泰国成立,致力于为输华的泰国产品提供质量检验和溯源服务。 中检集团(泰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柳华绿在致辞中说道,自去年全球暴发新冠疫情,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所有进口食品或农产品须经过原产地和溯源检测。因此,多家泰国水果包装工厂选择使用我们的溯源服务,以增强中国政府监管机构和中国消费者的信任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其他国家水果假冒泰国水果非法出口到中国。去年我们为超过价值80亿泰铢的榴莲、山竹和龙眼出口中国贸易提供检测服务。
半生耕耘终不悔 我心安处是暹罗
专访云南大学泰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段立生 东博社记者/黎敏 年近80岁的段立生是季羡林先生的学生,是中国公派赴泰教学第一人,更是泰语及泰国历史研究方面的大家。半生耕耘,段立生在泰语、泰史研究与教学的天地里诲人不倦;荣归故里,如今担任云南大学泰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的段立生,依然在推动中泰人文交流中孜孜不怠。 歪打正着选专业,赴泰研学新发现 1962年,段立生以云南高考状元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东语系。当时的系主任是季羡林先生。因为路不通、没有火车,从云南昆明到北京,段立生走了整整7天,他笑言像进京赶考一样。好不容易到了北京大学的段立生,填报专业时却犯了难,“其实我是奔着季羡林先生去的,我喜欢研究印度文化、历史,我想跟他学习梵文,但那一年梵文在国家计划里没有招生。”段立生说。那该选个什么专业好呢? “当时我们对泰语其实都不太了解,结果我去看画报,画报上有一个泰国女孩在跳舞,穿着的服装跟印度人有些相似,我一想那就学泰语吧。”段立生说,“就这样,决定了我一辈子从事泰语、泰国历史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1980年,36岁的段立生考上了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的研究生,3年后毕业留校任教。1984~1985年,作为中国公派泰国教学第一人,段立生应邀在泰国清迈大学讲学,并于1994年起在泰国华侨崇圣大学担任教授。 这两段在泰国工作生活的经历,让段立生能够结合实地考察与古代文献来研究泰国历史。除去在泰教学的时间,段立生还到美国做过访问学者,回到中山大学任教,但无论到哪儿,他始终都离不开使用了大半辈子的泰语。 影响至深的两个人 从歪打正着选了泰语专业,到成为泰国历史研究一代名家,这些年来,段立生认为有两个人对自己的影响最大。其中一位是季羡林先生,另一位则是泰国侨领郑午楼。 1984年,赴泰讲学的段立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另一位对他影响颇深的人,那就是泰国侨领郑午楼。郑午楼是当时泰国的首富,在曼谷创办了京华银行,青年时便任泰国报德善堂的董事长,精通中、英、泰语,善书法,在泰国可谓“天下无人不识君”。 “当时中泰两国基本还没有人员往来,但我看见街上很多地方都有一个人的题字,写得非常好,签名是‘郑午楼’,我便很想见见他。”段立生说,经报社的朋友介绍,他在泰国京华银行的总部大楼初次见到了郑午楼。 后来,段立生于1987~1992年到美国做访问学者。几经辗转,当他再次回到泰国时,两人在一次活动中再次相聚。郑午楼力邀段立生到自己创办的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任教,段立生欣然应允,而这一呆就是8年。 “郑午楼对我的影响是什么呢?他让我看到华人华侨在泰国非常了不起,为泰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于是,我决定静下心来认真研究泰国华人问题。”段立生说,“可以说季羡林和郑午楼先生对我这一辈子安心下来做泰国研究至关重要。” 小细节看中泰两国关系的大发展 如今,通过在泰华文媒体、各类社交平台、热播的中泰影视剧,甚至是火热的出境游,中泰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已变得稀松平常。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在泰华人华侨对自己的身份也有了更多认同。 中泰建交后,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活跃,泰国的中文教育也迎来新的生机。不仅泰国华侨崇圣大学的中文教学大受欢迎,孔子学院也在泰国有了很好的发展。据悉,仅2006年一年便有10所孔子学院在泰国落地,此后又陆续增设6所,截至2020年12月,全泰国共有16所孔子学院、11个孔子课堂,是东盟国家中孔子学院最多的。 段立生认为,在推动人文交流的过程中,孔子学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语言本身是一种工具,是交流的纽带,不应该被赋予过多的政治色彩。 衣锦还乡,继续推动中泰两国人文交流 2004年,从中山大学退休后的段立生回到家乡昆明,继续发挥自己的光与热。他受云南大学泰国研究中心的邀请,担任了云南大学泰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时被西安外国语大学和其他一些学校聘为客座教授。 多年来,段立生笔不耕辍,写下《泰国史散论》《泰国文化艺术史》《泰国通史》《柬埔寨通史》等著作,并为推动中泰两国语言教育、人文交流积极牵线搭桥。
习近平宣布:中国如期达到脱贫攻坚目标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中国成功地解决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提前了10年。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主席到湖南省考察,在这里他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根据不同地区的贫困特点,实施针对性扶贫,保证扶贫精准度。全国组织80多万人进村入户,逐村逐户精准识别。 在表彰大会上,习近平为他们中的20名杰出代表隆重颁奖。例如: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多年;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率领100多名下庄村民,硬是用双手在山中凿出了公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晶莹,深入刺绣扶贫车间给绣娘们传授刺绣技艺,成为“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扶贫计划”的推动者。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