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旅游业回到“疫”前状态至少需要4年
柬埔寨旅游协会主席蔡秀玲表示,柬埔寨旅游业至少需要4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2019年的规模水平。 她指出,随着柬埔寨和世界各国陆续启动疫苗接种工作,相信旅游业将会在全民有效的疫情防控行动中走向复苏。为帮助旅游业振兴,旅游部还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和振兴战略,同时就“柬埔寨担任2022年东盟旅游论坛的东道国”准备举行官方宣布仪式。 2020年柬埔寨共接待约1000万游客人次,其中本地游客为900万人次,下降20%;外国游客为130万人次,下降80%。
中国香港玩具制造商着眼在菲律宾投资
根据媒体3月10日报道,中国香港玩具厂商协会(TMHK)表示,中国香港玩具厂商深受经常性支出与制造费用上涨等因素所困,将考虑将工厂迁至菲律宾。 菲律宾贸工部副部长、投资委员会负责人鲁道夫表示,菲律宾玩具厂商众多,与外部资源叠加,可为中国香港方面提供完善的制造网络。目前,菲律宾有125个在册玩具厂商,共计投资4.5亿比索(约合0.6亿元人民币)。
中国连续5年在制造领域成为马来西亚最大投资国
3月2日,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发表声明称,中国已连续5年在制造业领域成为马来西亚最大投资国。 20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对马来西亚的外国投资中,制造领域依旧是领头羊。2020年,马来西亚共批准了913亿林吉特(约合1470亿元人民币)在该领域的外国投资额,比2019年提高了10.3%。其中,中国在这一领域中贡献了178亿林吉特(约合287亿元人民币),在外国投资中连续5年排名第一。
两会当中看机遇,中国—东盟携手迈入下个30年
文/东博社记者 覃蕾 一年一度的中国两会是世界及时、客观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而2021年的两会似乎与往常有点不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建党百年、新冠肺炎疫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些都让两会议题更加备受瞩目。 随着中国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以下简称两会)落下帷幕,一幅未来5年中国创新发展的画卷也正在徐徐展开。这不仅向世界释放出经济复苏的利好信号,也让毗邻中国的东盟看到了更多合作发展的希望。 部分东盟人士认为,中国经济能在疫情中展示出这一亮眼的成绩单,这背后是中国政府、人民和企业界团结一心付出的巨大努力。过去一年的经济发展和抗疫成就引人注目,在成功控制疫情的基础上,中国经济未来将迎来更大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值得期待。 “中国为经济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不仅对中国国内经济活动有重要意义,也加大了对外资的吸引力,中国的发展还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东盟秘书处前公共事务主任李键雄这样评价道。此外,中国两会中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议题引发东盟各界的强烈反响。目前,中国政府已正式核准RCEP,希望相关国家能加速推进。RCEP生效实施后,亚洲将以此为起点逐步成为一个轮廓清晰的贸易区,并为后疫情时代的区域经济复苏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与东盟间的经贸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可以说是亚太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在30年前,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只有80亿美元,随后则迎来几何式的增长。虽然面对疫情不利影响,中国—东盟经济仍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与东盟间的进出口额达4.74万亿元人民币,双方贸易达6846.0亿美元,增长6.7%。2020年,中国对东盟货物进出口额创下历史新高,东盟在2020年上半年超越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王毅指出,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愿同东盟打造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开创更加精彩的下一个30年。 在抗疫方面,王毅表示,中方将进一步向东盟提供抗疫支持。中方正在向东盟各国提供新冠疫苗,并且协助印尼打造东南亚疫苗中心,下一步将继续对东盟国家的需求予以重点支持。 在深化互利合作方面,中方将构建新发展格局同《东盟全面复苏框架》对接,推动RCEP早日生效实施,推动澜湄合作更充分释放潜力,在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打造新的合作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