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如何渗透泰国市场
中国是全球电动汽车领域的佼佼者之一,2020年中国市场共出售130万辆电动汽车,同比增长8%。 中国推动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的成功模式值得学习,主要包括三个要素:1、建造和维护使用电动汽车所需的基础设施;2、政府和民企的多项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3、坚持创新驱动,打造电动汽车生态系统,让中国在短短几年内快速成为获得全球认可的电动汽车领域引领者。 此外还出台多项促销费措施,向个人或机构提供特别权益,比如出台财政补贴措施,享受办理车辆注册登记独有权益,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等。 汲取成功经验,打造泰国电动汽车生态系统 长城汽车泰国总经理纳隆•西哒拉元表示,中国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推动政策方面,对在城市道路行驶的车辆实行单双号限行,对车辆排污进行检测;拉引政策方面,减税措施、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可享受特别权益等,不仅可以提高泰国现代汽车水平,还能推动本国电动汽车产业增长。此外,政府出台推动措施,例如加大对电动汽车投资和采购力度,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覆盖全国,通过法律手段强制规定在办公楼、公寓等区域安装充电设备。至于民企,为刺激市场需求,可通过研发方便消费者使用的应用软件,打比方说,通过道路指示牌或充电APP即可方便快捷地寻找到附近的充电桩,向民众宣传电动汽车对环境带来长期的好处,能有效降低细颗粒物(PM2.5)的排放。 为打造成电动汽车生产基地,泰国政府开始推出一系列促投措施。长城汽车对泰国政策给予全力给予支持,同时已做好推动泰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准备,并提出打造电动汽车生态系统的思路,泰国具备完善且强大的基础条件,在汽车零配件、电子产品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和国家经济共同增长的同时,还能持续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阿里巴巴公布十大科技趋势
阿里巴巴旗下达摩院于近日发布十大科技趋势,拉开科技浪潮未来几年的序幕。在未来,科技将重塑社会和经济行业。 【趋势一】以氮化镓、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迎来应用大爆发 具备耐高温、耐高压、抗辐射等优异特性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随着性价比优势逐渐显现,将被广泛运用到新产业中。近年来,碳化硅(SiC)元件已用作汽车逆变器,氮化镓(GaN)快速充电器也大量上市。 未来五年,基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电子器件将广泛应用于5G基站、新能源汽车、特高压、数据中心等场景。 【趋势三】碳基技术突破加速柔性电子发展,指经扭曲、折叠、拉伸等形状变化后仍保持原有性能的电子设备。 柔性电子可用作可穿戴设备、电子皮肤、柔性显示屏等。 近年来,碳基材料的技术突破为柔性电子提供了更好的材料选择;碳纳米管这一碳基柔性材料的质量已可满足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备要求,且在此材料上制备的电路性能超过同尺寸下的硅基电路;而另一碳基柔性材料石墨烯的大面积制备也已实现。 【趋势六】数据处理实现“自治与自我进化” 随着云端运算的发展、数据规模持续指数级增长,传统数据处理面临存储成本高、集群管理复杂、计算任务多样性等巨大挑战;面对海量暴增的数据规模以及复杂多元的处理场景,人工管理和系统调优捉襟见肘。因此,通过智能化方法实现数据管理系统的自动优化,成为未来数据处理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手段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化的冷热数据分层、异常检测、智能建模、资源调动、参数调优、压测生成、索引推荐等领域,有效降低数据计算、处理、存储、运维的管理成本,实现数据管理系统的“自治与自我进化”。 同时,通过5G、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确保农产品物流运输中的可控和可追溯,保障农产品整体供应链流程的安全可靠。农业将告别“靠天”吃饭,进入智慧农业时代。 【趋势九】工业互联网从单点智能走向全局智能 受实施成本和复杂度较高、供给侧数据难以打通、整体生态不够完善等因素限制,目前的工业智能仍以解决碎片化需求为主。疫情中数字经济所展现出来的韧性,让企业更加重视工业智能的价值,加之数字技术的进步普及、新基建的投资拉动,这些因素将共同推动工业智能从单点智能快速跃迁到全局智能。 特别是汽车、消费电子、品牌服饰、钢铁、水泥、化工等具备良好信息化基础的制造业,贯穿供应链、生产、资产、物流、销售等各环节在内的企业生产决策闭环的全局智能化应用,将大规模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