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战略力降对外依赖 世界的繁荣离不开中国

中国经济新战略力降对外依赖 世界的繁荣离不开中国

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专家、泰国法政大学经济学院阿顺诗•帕尼察叁副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五年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前不久,中国审议通过“十四五(2021-2025年)”规划,也可定义为“经济稳定规划”。 此次,中国追求的更多是稳定发展,尤其是从技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三方面推动经济稳定发展,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高增速。 “中国将加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前沿和高技术研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旦取得成功,中国将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引领世界科技潮流。”阿顺诗副教授说。 中国经济“双循环”时代开启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中国对食品和健康安全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并持续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包括进一步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即使部分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于进口,但仍选择依靠自己的力量养活14亿人口,让“中国饭碗”更“瓷实”。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不论发生什么,中国都无需惧怕外部环境的压力,并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冠疫情危机和国外压力升温,倒逼中国更加注重经济运行求“稳”,科技自立自强,国内经济更加强劲,国民收入提高,新一代中产阶级消费崛起,人数增至6亿人,掀起新的消费浪潮。但并不是中国从此对外关上了大门,相反,中国的国门只会越开越大,将从最大出口国变成最大进口国。中国拥有巨大的消费群体,通过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拉动经济增长,对各国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为此,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打比方说,泰国旅游收入高度依赖中国游客,每年泰国接待中国游客达1000万人次。”阿顺诗副教授说。 综上所述,为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抓住中国机遇,如何调整成为泰国当下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学会分散风险,实现经济平衡发展,而不是对中国过度依赖带来风险。 中国经济跨越式增长,无疑不给竞争对手或包括泰国在内的制造商带来压力,但无需过于担忧,应该将压力转变为动力,能更好实现自我调整,从中国经济新格局中寻找机遇,尤其是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不可忽视,例如,泰国旅游业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深挖更注重健康旅游的高端游客群体;以及老年旅游也是最具潜力的蓝海市场,称为“银发经济”。 此外,泰国在中国高度重视的清洁能源方面也存在无限的合作空间,这与泰国BCG经济新模式(包括生物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相契合。如果泰中两国持续保持良好关系,泰国可在多个潜力领域与中国经济新格局寻求对接,深化合作实现双方互利共赢。”阿顺诗副教授补充说。

Read more
中国“十四五”规划定调未来五年

中国“十四五”规划定调未来五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因此,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备受世界瞩目。 “十四五”规划都有哪些亮点?未来五年中国将如何发展?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 “十四五”规划绘就中国发展新画卷 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纲要》全文设19篇、65个章节,设定了未来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20项主要指标。 翻开《纲要》,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在经济发展类的指标里:没有设定5年GDP年均增速预期性指标,而是用“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的表述来替代,这在中国5年规划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而纵览《纲要》,三个“新”成为中国未来发展新画卷的“点睛之笔”,《纲要》更加突出体现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与此前的5年规划不同,在《纲要》中,高质量发展成为各项主要指标未来的发展方向。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将“十四五”时期的20项指标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进行充分对接,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创新驱动”仍是“十四五”规划当中的重中之中。《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提出一个个明确指标,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纲要》还提出,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超过17%。不仅如此,《纲要》将数字经济部分单列一篇,并提出主要目标: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0%。 “双循环”也是此次两会上的高频词汇。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值得关注的是,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发展成为东盟国家各界关注的焦点。“十四五”期间,中国将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据有关预测,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0%-65%。这标志着中国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绿色发展将成中国未来5年发展的主旋律。  

Read more
“十四五”规划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规划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

——专访泰国国家发展管理学院、社会发展与环境管理学院李仁良博士 泰国国家发展管理学院、社会发展与环境管理学院李仁良博士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从“十三五”到“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十四五”规划并未设定明确的经济增长目标,在中国五年规划史上是首次。中国不再追求单纯的数量增长,而是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同时将2021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6%以上,对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而言,这是相对较高的增速。“中国强调高质量发展,从‘十四五’规划中可以看出,重点并非是基础设施建设,而是对科技创新加大投入,以及在包括教育、公共卫生等方面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李仁良博士说, “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主要包括四大战略,分别是: 1、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网、海底科学观测网、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等; 2、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建设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 3、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如: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高效低碳燃气轮机等; 4、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如:医学研究、跨尺度生物医学、动物模型表型遗传研究、地震科学等。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将从2020年的10.8年增至2025年的11.3年,意味着中国公民将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民生福祉方面,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从2020年的2.9人要提高到2025年的3.2人。国民的基本养老参保率要从2020年的91%,提升到2025年的95%。此外,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将从2020年的77.3岁提高到2025年的78.3岁。 绿色发展方面,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1%。 李仁良博士说,从“十四五”规划中可以看出,中国推动经济、技术、生态系统、坏境、创新、教育、民生等多方面高质量发展,符合2035年远景目标,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经济实现增长,将对包括泰国在内的东盟国家带来重要机遇。随着中国经济规模变大,消费需求增长,将为包括水果在内的泰国农产品出口中国带来机会。 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相较于西方国家,中国将更倾向于加大对东盟邻国的贸易投资。 作为全球技术的领导者,来自中国的科技产品将不断影响到包括泰国在内的东盟国家,不断扩大海外市场和加大海外投资力度。中国资金雄厚,有技术研发能力,近日,中国汽车巨头长城汽车、名爵已进军泰国市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