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Focus: China-ASEAN Expo opens, featuring digital economy, RCEP
Digital economy cooperation is high on the agenda of this year’s summit as ASEAN’s digital economy is estimated to increase from 1.3 percent of the group’s GDP in 2015 to 8.5 percent in 2025. NANNING, Nov. 27 (Xinhua) — The 17th China-ASEAN Expo and China-ASEAN Business and Investment Summit kicked...
第17届东博会圆满闭幕,成果丰硕
共建“一带一路” 共兴数字经济 中国—东盟博览会组委会 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组委会 (2020年11月30日) 今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10周年、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分别简称东博会、峰会)于2020年11月27—30日成功举办。本次盛会以“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为主题,充分展示中国—东盟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全方位深化中国—东盟友好关系和经贸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实现了安全有序的目标,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办出了实效。 一、习近平主席和多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发表视频致辞,为新发展阶段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本次盛会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团结抗击疫情背景下共同主办的线上线下相结合重大国际展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大会发表视频致辞,全面回顾近年来中国同东盟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并指出新形势下,中方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东盟在构建开放包容的地区架构中发挥更大作用。习近平主席就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4点倡议:提升战略互信,深入对接发展规划;提升经贸合作,加快地区经济全面复苏;提升科技创新,深化数字经济合作;提升抗疫合作,强化公共卫生能力建设。这4点倡议,充分展示了中国以实际行动为世界经济发掘动力、为国际经济合作开拓空间、为包括东盟在内的各国人民创造福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的大国担当。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致辞,擘画了“后疫情时代”中国—东盟关系发展蓝图,宣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坚定信心,是积极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莅临南宁出席本次盛会,主持开幕大会并宣布开幕,巡视了展览,集体会见出席大会的驻华使节。 开幕大会上,多国领导人在视频致辞中高度评价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肯定东博会、峰会在促进双方合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表明了加强自贸合作、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携手抗击疫情、加快恢复区域经济的坚定信心。 老挝总理通伦表示,老挝政府和人民将继续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与其他丝路沿线国家共创共享和平、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的对接,进一步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表示,第17届东博会将促进疫情后的区域经济复苏,并深化东盟与中国在贸易、旅游、投资等关键领域的合作。 缅甸总统温敏表示,实施两国互利的“一带一路”项目,加强数字经济合作,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促进贸易和投资,缓解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表示,让我们进一步加强各国间友好合作,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蓝图下,实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目标。 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场危机更加凸显了维护多边主义、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泰国总理巴育表示,今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10周年。我们需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丰富双边合作。 越南总理阮春福表示,值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10周年、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之际,应以此为契机推进合作,并致力于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和各自经济增长。 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夫•阿尔维表示,要研究成立巴基斯坦—中国—东盟贸易三角以及设立巴基斯坦—东盟自贸区的可行性。 东盟秘书长林玉辉也发表了视频致辞。 二、举办了一系列友好交流活动,推动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东盟国家和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出席了本次盛会。分别是:老挝驻华大使坎葆•恩塔万、文莱驻华大使拉赫玛尼、柬埔寨驻华大使凯•西索达、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马来西亚驻华大使努西尔万、缅甸驻华大使苗丹佩、菲律宾驻华大使罗马纳、新加坡驻华大使吕德耀、泰国驻华大使阿塔育•习萨目、越南驻华大使范星梅、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 本次盛会期间,举办了中国共产党同东南亚国家政党对话会,东南亚国家近40个执政党、参政党和重要在野党,包括20多位党首、5位议长以及中国驻东盟国家大使等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参会,东盟国家驻华大使现场出席会议,围绕“共抗疫情挑战”“共建繁荣丝路”“共促经济民生”等议题进行充分交流,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和东南亚国家政党关于促进新时代中国—东盟合作的共同倡议》。 举办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10周年专题论坛,东盟10国经贸部长视频致辞,论坛总结了自贸区“黄金十年”发展成果,展望未来10年发展愿景。 举办了中缅建交70周年、中菲建交45周年、中泰建交45周年三场纪念建交活动,分别回顾了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成果,展望双边经贸合作提质方向和路径。 三、东博会紧扣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10周年展示新商机,务实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本届东博会实体展展览总面积为10.4万平方米,其中东盟及区域外展览面积1.9万平方米,占总展览面积18.2%;展位总数5400个。同时上线“云上东博会”。展览和经贸活动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线上线下参展参会踊跃。实体展共有1668家企业参展,华为等一批世界500强和知名企业参展。东盟和区域外展览面积占比18.2%,有2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08家企业参展,包括巴基斯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云上东博会”共有1956家企业参展,其中外国展商占21%,实现了参展企业上云全覆盖和全域营销推广。国内外84个采购团组线上线下参会。 二是线上线下活动精准对接。举办154场线上线下经贸活动,其中云上会议40场、云上对接推介活动30场,举办了一系列直播活动,部分展品成为云上成交的火爆品种。云上东博会针对境内外不同语言、不同运营模式的展商,支持多声道输出,为双边和多边合作交流提供“一站式”服务。截至30日中午,云上东博会全网曝光量超过10亿,站内访问量超过2005万。各场对接会为国内外客商促成了3000对精确配对,实现“面对面”“屏对屏”的精准对接。会后,云上东博会将继续常年运行,中外参展商可全年在线进行展示洽谈、直播营销,打造永不落幕的云上东博会。 三是项目签约规模和质量创新高。共签约国际、国内投资合作项目86个,合作项目规模创历史新高。高新产业集聚再添新动能,“三大三新”及金融领域项目占比85.3%,总投资比上届增长67.8%。重大项目在体量和质量上均比往届提升,东博会平台招大引强“磁场”效应持续增强。 四是推动了重点领域合作。 ——助推陆海新通道建设。扩大陆海新通道展区规模,中国沿线省份从物流、金融、大数据等方面展示了“硬联通”“软联通”带来的商机,举办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媒体推介会、豫桂东盟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合作洽谈会、“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贸易新机遇”主题推介会等活动,沿线多家物流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沿线省市9家城市商业银行签署了金融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倡议书。 ——助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首次整体展示广西自贸试验区,举办了试验区推介会,宣介了试验区建设成果以及制度创新、产业发展等商机,南宁片区、钦州港片区和崇左片区进行了招商推介。 ——助推东盟市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设置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展区,在香港贸发局、澳门贸促局的组织和参与下,展示了大湾区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推动大湾区与东盟企业的经贸和产业合作。 ——助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金融展区展示了各类金融机构面向东盟市场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围绕跨境金融创新与合作深入交流;投融资项目对接会安排了高质量的银企对接活动;广西与多家金融机构签署共同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战略合作协议。 ——助推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结合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举办了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围绕5G、人工智能、电商等7个主题开展交流合作,线上举办了中国—东盟数字技术展览,签约了一批数字经济合作项目,助力“数字丝路”建设。 ——推进中国—东盟卫生防疫合作。首次设置公共防疫和卫生展区,展示防疫物资和卫生相关企业和产品;服务了中国—东盟携手抗击疫情和卫生健康合作。 四、峰会机制进一步巩固,务实促进中国—东盟商界合作 本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会期举办了老挝国家领导人与中国企业CEO圆桌对话会、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周年特别会议。此外,在峰会机制下还举办了中国—东盟商事法律合作研讨会、中国—东盟汇商聚智高峰论坛、第二届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峰会、世界500强企业首席科学家大会、中国—东盟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发展大会、中国—东盟青年企业家论坛、全球高精新特展览会暨2020海内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博览会等系列交流活动,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在新能源、新基建、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兴领域的合作。 五、举办了系列高层论坛,“南宁渠道”进一步丰富 本届东博会框架下共举办10个高层论坛,会期举办了8个,涵盖自贸区、卫生、信息港、金融、国际产能、技术转移、统计、电力等领域。系列论坛的举办,完善了各领域合作机制。在“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暨第3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上,中国和东盟10国卫生部长视频致辞,论坛就完善和深化现有中国—东盟疾病防控长效合作机制、强化联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达成了共识。 系列论坛进一步丰富了“南宁渠道”,推动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各领域的落实,取得了丰硕成果: 发布了一批重要倡议,如《第三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倡议》《10+3青年科学家科技创新合作倡议》《中国印尼卫生合作执行计划》等; 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报告,如《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数字广西建设白皮书》《2020中国—东盟统计年鉴》《广西5G网络建设与应用成果及展望白皮书》《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与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一体化研究报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东盟企业机会》(英文版蓝皮书); 启动了一批重大机制和项目,如中国—东盟跨境医疗合作平台、中国—东盟地球大数据区域创新中心、中国—东盟互联网应用联合创新中心、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曼谷创新中心、中国医学人文培训基地、中国银行面向东盟跨境金融创新中心、中国邮储银行中国—东盟跨境金融服务中心等。 本次盛会期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广西美术馆向柬埔寨赠送柬埔寨国家领导人油画像,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获奖作品展、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精彩纷呈,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生动演出,增进了交流,深化了友谊。 六、疫情防控贯穿始终,让客商得到安全便利的参展参会体验 本次盛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条件下举办,对展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为客商提供各项便利,大会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实现了“零感染”。 一是实行全员核酸检测。要求所有首次进入场馆和定点接待酒店的贵宾、参展参会客商、工作人员、志愿者、记者均需提供7天内有效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参加欢迎宴会、开幕大会、巡馆等重要活动的政要、贵宾和工作人员安排第2次核酸检测并进行闭环管理。 二是加强疫情防控与安保联防联动。开发了防疫、安保、票证“三合一”的大数据融合管理系统,为客商提供安全可控、便捷高效的参展参会体验。人员证件增加了审查核酸信息环节。公众开放日控制人数。 三是强化现场管控和应急处置。布展前一天、开幕前、每天闭馆后还进行多次消杀。展览期间,要求展馆内所有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在展馆、接待宾馆等重要活动场所均配备了口罩、消毒液以及测温仪等各类防疫物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设置9个医学留观点,使用安防巡演防疫警用机器人在展览现场不间断巡查,实时检测过往行人体温情况以及口罩佩戴情况;主要接待酒店等重要场所均派驻一个防疫小组和增配一台负压救护车,并设置医学留观点。...
第17届东博会圆满闭幕,成果丰硕
共建“一带一路” 共兴数字经济 中国—东盟博览会组委会 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组委会 (2020年11月30日) 今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10周年、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分别简称东博会、峰会)于2020年11月27—30日成功举办。本次盛会以“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为主题,充分展示中国—东盟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全方位深化中国—东盟友好关系和经贸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实现了安全有序的目标,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办出了实效。 一、习近平主席和多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发表视频致辞,为新发展阶段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本次盛会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团结抗击疫情背景下共同主办的线上线下相结合重大国际展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大会发表视频致辞,全面回顾近年来中国同东盟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并指出新形势下,中方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东盟在构建开放包容的地区架构中发挥更大作用。习近平主席就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4点倡议:提升战略互信,深入对接发展规划;提升经贸合作,加快地区经济全面复苏;提升科技创新,深化数字经济合作;提升抗疫合作,强化公共卫生能力建设。这4点倡议,充分展示了中国以实际行动为世界经济发掘动力、为国际经济合作开拓空间、为包括东盟在内的各国人民创造福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的大国担当。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致辞,擘画了“后疫情时代”中国—东盟关系发展蓝图,宣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坚定信心,是积极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莅临南宁出席本次盛会,主持开幕大会并宣布开幕,巡视了展览,集体会见出席大会的驻华使节。 开幕大会上,多国领导人在视频致辞中高度评价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肯定东博会、峰会在促进双方合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表明了加强自贸合作、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携手抗击疫情、加快恢复区域经济的坚定信心。 老挝总理通伦表示,老挝政府和人民将继续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与其他丝路沿线国家共创共享和平、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的对接,进一步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表示,第17届东博会将促进疫情后的区域经济复苏,并深化东盟与中国在贸易、旅游、投资等关键领域的合作。 缅甸总统温敏表示,实施两国互利的“一带一路”项目,加强数字经济合作,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促进贸易和投资,缓解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表示,让我们进一步加强各国间友好合作,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蓝图下,实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目标。 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场危机更加凸显了维护多边主义、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泰国总理巴育表示,今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10周年。我们需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丰富双边合作。 越南总理阮春福表示,值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10周年、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之际,应以此为契机推进合作,并致力于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和各自经济增长。 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夫•阿尔维表示,要研究成立巴基斯坦—中国—东盟贸易三角以及设立巴基斯坦—东盟自贸区的可行性。 东盟秘书长林玉辉也发表了视频致辞。 二、举办了一系列友好交流活动,推动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东盟国家和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出席了本次盛会。分别是:老挝驻华大使坎葆•恩塔万、文莱驻华大使拉赫玛尼、柬埔寨驻华大使凯•西索达、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马来西亚驻华大使努西尔万、缅甸驻华大使苗丹佩、菲律宾驻华大使罗马纳、新加坡驻华大使吕德耀、泰国驻华大使阿塔育•习萨目、越南驻华大使范星梅、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 本次盛会期间,举办了中国共产党同东南亚国家政党对话会,东南亚国家近40个执政党、参政党和重要在野党,包括20多位党首、5位议长以及中国驻东盟国家大使等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参会,东盟国家驻华大使现场出席会议,围绕“共抗疫情挑战”“共建繁荣丝路”“共促经济民生”等议题进行充分交流,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和东南亚国家政党关于促进新时代中国—东盟合作的共同倡议》。 举办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10周年专题论坛,东盟10国经贸部长视频致辞,论坛总结了自贸区“黄金十年”发展成果,展望未来10年发展愿景。 举办了中缅建交70周年、中菲建交45周年、中泰建交45周年三场纪念建交活动,分别回顾了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成果,展望双边经贸合作提质方向和路径。 三、东博会紧扣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10周年展示新商机,务实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本届东博会实体展展览总面积为10.4万平方米,其中东盟及区域外展览面积1.9万平方米,占总展览面积18.2%;展位总数5400个。同时上线“云上东博会”。展览和经贸活动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线上线下参展参会踊跃。实体展共有1668家企业参展,华为等一批世界500强和知名企业参展。东盟和区域外展览面积占比18.2%,有2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08家企业参展,包括巴基斯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云上东博会”共有1956家企业参展,其中外国展商占21%,实现了参展企业上云全覆盖和全域营销推广。国内外84个采购团组线上线下参会。 二是线上线下活动精准对接。举办154场线上线下经贸活动,其中云上会议40场、云上对接推介活动30场,举办了一系列直播活动,部分展品成为云上成交的火爆品种。云上东博会针对境内外不同语言、不同运营模式的展商,支持多声道输出,为双边和多边合作交流提供“一站式”服务。截至30日中午,云上东博会全网曝光量超过10亿,站内访问量超过2005万。各场对接会为国内外客商促成了3000对精确配对,实现“面对面”“屏对屏”的精准对接。会后,云上东博会将继续常年运行,中外参展商可全年在线进行展示洽谈、直播营销,打造永不落幕的云上东博会。 三是项目签约规模和质量创新高。共签约国际、国内投资合作项目86个,合作项目规模创历史新高。高新产业集聚再添新动能,“三大三新”及金融领域项目占比85.3%,总投资比上届增长67.8%。重大项目在体量和质量上均比往届提升,东博会平台招大引强“磁场”效应持续增强。 四是推动了重点领域合作。 ——助推陆海新通道建设。扩大陆海新通道展区规模,中国沿线省份从物流、金融、大数据等方面展示了“硬联通”“软联通”带来的商机,举办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媒体推介会、豫桂东盟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合作洽谈会、“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贸易新机遇”主题推介会等活动,沿线多家物流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沿线省市9家城市商业银行签署了金融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倡议书。 ——助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首次整体展示广西自贸试验区,举办了试验区推介会,宣介了试验区建设成果以及制度创新、产业发展等商机,南宁片区、钦州港片区和崇左片区进行了招商推介。 ——助推东盟市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设置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展区,在香港贸发局、澳门贸促局的组织和参与下,展示了大湾区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推动大湾区与东盟企业的经贸和产业合作。 ——助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金融展区展示了各类金融机构面向东盟市场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围绕跨境金融创新与合作深入交流;投融资项目对接会安排了高质量的银企对接活动;广西与多家金融机构签署共同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战略合作协议。 ——助推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结合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举办了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围绕5G、人工智能、电商等7个主题开展交流合作,线上举办了中国—东盟数字技术展览,签约了一批数字经济合作项目,助力“数字丝路”建设。 ——推进中国—东盟卫生防疫合作。首次设置公共防疫和卫生展区,展示防疫物资和卫生相关企业和产品;服务了中国—东盟携手抗击疫情和卫生健康合作。 四、峰会机制进一步巩固,务实促进中国—东盟商界合作 本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会期举办了老挝国家领导人与中国企业CEO圆桌对话会、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周年特别会议。此外,在峰会机制下还举办了中国—东盟商事法律合作研讨会、中国—东盟汇商聚智高峰论坛、第二届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峰会、世界500强企业首席科学家大会、中国—东盟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发展大会、中国—东盟青年企业家论坛、全球高精新特展览会暨2020海内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博览会等系列交流活动,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在新能源、新基建、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兴领域的合作。 五、举办了系列高层论坛,“南宁渠道”进一步丰富 本届东博会框架下共举办10个高层论坛,会期举办了8个,涵盖自贸区、卫生、信息港、金融、国际产能、技术转移、统计、电力等领域。系列论坛的举办,完善了各领域合作机制。在“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暨第3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上,中国和东盟10国卫生部长视频致辞,论坛就完善和深化现有中国—东盟疾病防控长效合作机制、强化联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达成了共识。 系列论坛进一步丰富了“南宁渠道”,推动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各领域的落实,取得了丰硕成果: 发布了一批重要倡议,如《第三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倡议》《10+3青年科学家科技创新合作倡议》《中国印尼卫生合作执行计划》等; 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报告,如《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数字广西建设白皮书》《2020中国—东盟统计年鉴》《广西5G网络建设与应用成果及展望白皮书》《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与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一体化研究报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东盟企业机会》(英文版蓝皮书); 启动了一批重大机制和项目,如中国—东盟跨境医疗合作平台、中国—东盟地球大数据区域创新中心、中国—东盟互联网应用联合创新中心、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曼谷创新中心、中国医学人文培训基地、中国银行面向东盟跨境金融创新中心、中国邮储银行中国—东盟跨境金融服务中心等。 本次盛会期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广西美术馆向柬埔寨赠送柬埔寨国家领导人油画像,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获奖作品展、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精彩纷呈,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生动演出,增进了交流,深化了友谊。 六、疫情防控贯穿始终,让客商得到安全便利的参展参会体验 本次盛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条件下举办,对展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为客商提供各项便利,大会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实现了“零感染”。 一是实行全员核酸检测。要求所有首次进入场馆和定点接待酒店的贵宾、参展参会客商、工作人员、志愿者、记者均需提供7天内有效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参加欢迎宴会、开幕大会、巡馆等重要活动的政要、贵宾和工作人员安排第2次核酸检测并进行闭环管理。 二是加强疫情防控与安保联防联动。开发了防疫、安保、票证“三合一”的大数据融合管理系统,为客商提供安全可控、便捷高效的参展参会体验。人员证件增加了审查核酸信息环节。公众开放日控制人数。 三是强化现场管控和应急处置。布展前一天、开幕前、每天闭馆后还进行多次消杀。展览期间,要求展馆内所有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在展馆、接待宾馆等重要活动场所均配备了口罩、消毒液以及测温仪等各类防疫物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设置9个医学留观点,使用安防巡演防疫警用机器人在展览现场不间断巡查,实时检测过往行人体温情况以及口罩佩戴情况;主要接待酒店等重要场所均派驻一个防疫小组和增配一台负压救护车,并设置医学留观点。...
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暨中国—东盟自贸区10周年特别会议举行
11月27日,以“十年携手奋进 合作引领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暨中国—东盟自贸区10周年特别会议在南宁举行。自治区代主席蓝天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会长高燕在开幕式上致辞。泰国工业联合会会长素潘发表视频致辞。 蓝天立表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10年来,中国东盟合作不断深化,双边贸易额大幅提升。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立足“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位优势,充分发挥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为载体的“南宁渠道”作用,全面深化与东盟开放合作,取得明显成效。 愿与东盟各方一道,继续携手前行,共克时艰,共同提升经贸合作、国际陆海新通道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建设,构建中国—东盟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高燕说,中国与东盟是友好近邻,双方互为重要合作伙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的全面生效,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融合在规模和质量上均已提升到更高水平。本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将极大提升区域内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互动注入新动力。我们愿抢抓机遇,与东盟各国工商界一道,推动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朝着更加强劲、更加包容、更加可持续的方向不断迈进。 素潘表示,泰国工业联合会一向致力于促进泰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投资。今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1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希望各位嘉宾畅所欲言,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发展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相信,大家携手合作,必定能让经济实现复苏。 会上,来自中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政商领袖,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了特别对话和专题研讨。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gxzf.gov.cn/gxyw/t7145456.shtml 图片来源:广西卫视广西新闻微信
第17届东博会:“疫”往无前 云端绽放揽硕果
文/东博社记者 关秋韵 绿城南宁,宾客云集,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两会”)如约而至,新老朋友齐聚一堂。 2020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10周年、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本次盛会以“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为主题,充分展示中国—东盟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全方位深化中国—东盟友好关系和经贸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实现了安全有序的目标,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办出了实效。 特色“云”服务打造“永不落幕”东博会 据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介绍,本次盛会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团结抗击疫情背景下共同举办的线上线下相结合重大国际展会,在深化经贸、互联互通、金融、数字经济、社会人文等多领域进行合作,推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等重大机制和项目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务实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线上线下参展参会活跃,各项进程精准对接。截至11月30日中午,云上东博会全网曝光量超过10亿,站内访问量超过2005万。各场对接会为国内外客商促成了3000对精确配对,共签约国际、国内投资合作项目86个,合作项目规模创历史新高。会后,云上东博会将继续常年运行。 峰会机制进一步巩固。会期举办了老挝国家领导人与中国企业CEO圆桌对话会、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周年特别会议、第二届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峰会等系列交流活动,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在新能源、新基建、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兴领域的合作。 “南宁渠道”进一步丰富。发布了一批重要倡议,如《第三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倡议》《中国印尼卫生合作执行计划》等;启动了一批重大机制和项目,如中国—东盟地球大数据区域创新中心、中国—东盟互联网应用联合创新中心。 疫情防控提升参展体验。开发了防疫、安保、票证“三合一”的大数据融合管理系统,为客商提供安全可控、便捷高效的参展参会体验。人员证件增加了审查核酸信息环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客商提供了各项便利,实现“零感染”。 展会影响力空前扩大。本届“两会”受到中外媒体高度关注,116家媒体1217名记者到会报道。截至30日,人民日报已刊发117篇相关报道,新华社播发中英文文字、图片、视频等报道500多篇,央视已播出新闻达40多条。东盟等各国媒体都对本次盛会进行了密集报道。此外,东博会官方微博总阅读量6200万,东博会Facebook、Twitter等官方账号访问人数超过100万、互动人数超过33万。 各方积极点赞 东博会、峰会自举办以来,共有83.2万名中外客商参展参会,在货物贸易、投资、服务贸易、国际产能合作、跨境园区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也得到了各国领导人、国内外参会展商、游展观众的颂声载道。 本次展会特邀合作伙伴国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夫•阿尔维表示,虽然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但盛会的丰硕成果不可忽视,安排了实体展+云上东博会等丰富内容,这些努力增强了东盟国家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贸易往来。 而在参展商眼中,来自泰国的展商Ingkara向记者表示,2020年是她第二次参加东博会,虽然算是“准新人”,但借助东博会,她店内的酱料已经销往北京、上海等国内大城市,在参展期间,已有多名客商与她接洽,希望成为其产品代理商,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 中国展商也通过东博会平台积极的“走出去”。“东盟国家盛产水果,很适合用我们的设备生产果酒和果干,3天来,已经有多名东盟客商向我们表达了合作意向。”来自北京的一家食品加工设备生产商说。 泰国和马来西亚的榴莲、柬埔寨的香米、缅甸的翡翠、越南的红木家具等都纷纷亮相东博会,东博会受到越来越多东盟国家知名企业的青睐;工程机械、运输车辆、电子设备、建筑器材等一大批国内的高精尖产品也登上东博会的舞台。 东博会助推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王雷表示,通过东博会,可以在更大范围把东盟10国的资源和市场优势与其他4个RCEP成员国的资本和技术优势紧密结合,服务中国各省区市在更大范围整合产业链供应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东博会在未来将继续发挥自身渠道优势,密切联系东盟各国商协会和其他对口机构,挖掘更多利益契合点及合作领域,创新活动形式及活动内容,搭建政企云对接平台,拓展新能源、新基建、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兴领域合作。
云上东博会全年无休在线运营
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首次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举办,打造云上东博会,全年无休。云上东博会已于11月23日正式上线运营,为因疫情不能实地参展的企业提供线上展示、洽谈、推广等服务,让境内外广大参展企业与专业观众体验线下线上一体化互动的展示洽谈新形式,开启东博会全年运行的新模式。 云上东博会将建设“四平台+两体系”。四平台即线上展示平台(云展馆)、在线会议和洽谈平台(云会议、云洽谈)、直播营销推广平台以及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两体系包括了基础架构支撑体系和安全防护体系。预计超过50家国外企业及机构将首次通过“云上东博会”平台进行产品或公司视频推广,还将举办东盟国别及特邀合作伙伴专场产品直播购物及推介活动。云平台同时提供3D展厅、数据溯源追踪、在线国际会议和商务洽谈等功能,为双边和多边合作与交流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客商所有的数据和信息都将得到金融级别的安全防护。 记者登录云上东博会看到,目前滚动播放东博会活动、防疫指南等多种实用信息,设置有展品、直播、会议、资讯等栏目,开设了中国商品馆、东盟国家馆、特邀合作伙伴和“一带一路”国际馆。观众可通过东博会官方网站或云上东博会网址等多种渠道登录云上东博会,实现“一站式”采购各国商品。 另外,云上东博会对第17届东博会开幕大会进行多语种播出。第17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东博会系列高层论坛、东盟国家推介会、产业园区招商大会等系列活动也将在云上东博会播出。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表示,“云上东博会”组展工作顺利推进,东盟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务主管部门积极组织境外客商参展。打造“云上东博会”是应对疫情冲击、促进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的创新之举。该平台挖掘跨境电商合作潜力,将推动形成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新增长点。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日期:2020-11-29 12:41:42浏览:次 http://www.caexpo.org/html/2020/trends_1129/243505.html http://www.caexpo.org/html/2020/trends_1123/243230.html
泰国总理巴育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大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习近平主席阁下, 各位贵宾, 各位嘉宾, 非常高兴参加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大会。在此,我谨代表泰国人民,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同时,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以及其他所有参与筹备工作的人员,感谢他们在面对疫情的限制和挑战的情况下,为筹备东博会所付出的努力。 此次新冠疫情危机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友谊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我们要补短板、长优势,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机会突破当前的局限,共同推动“新常态”不断向前发展。 今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具有特殊意义。各国政府及公共部门携手推动商界适应新常态,积极为私营企业拓展商机,促进贸易、投资、服务及旅游业的发展,扩大先进技术运用,使各行各业共克时艰、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习主席阁下,各位贵宾, 东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签订了包括“自贸区升级版议定书”在内的多项经贸协议,将继续共同落实好这些协议。今年是自贸区建成10周年。我们需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丰富双边合作,包括加强数字经济合作,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并使之惠及更多中小企业及普通民众。要加快中小微型企业、初创企业和本地企业的金融创新和能力建设,培育基层经济增长的引擎,使这些企业获得适合的金融支持,掌握好必要的技能。 今年也是泰中建交45周年,而明年将是东盟—中国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协力,应对危机,共谋发展,维护本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为我们的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最后,预祝我们共同举办的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 http://www.caexpo.org/html/2020/trends_1127/243413.html
习近平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致辞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27日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致辞。 习近平强调,2013年,我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7年来,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双方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中方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愿同东盟推进各领域合作,维护本地区繁荣发展良好势头,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第一,提升战略互信,深入对接发展规划。依托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加快推进现有经济走廊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构建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明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中方愿同东盟一道,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 第二,提升经贸合作,加快地区经济全面复苏。进一步实施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中方希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尽早生效。畅通贸易、促进投资,相互开放市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在确保疫情防控前提下,采取措施便利人员往来和货物流通。推动澜湄合作、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 第三,提升科技创新,深化数字经济合作。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远程医疗等领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点,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和政策沟通协调。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打造“数字丝绸之路”。 第四,提升抗疫合作,强化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加强政策对话、信息分享和疫苗合作。中国将在疫苗投入使用后积极考虑东盟国家需求,为东盟抗疫基金提供资金支持,为东盟培养1000名卫生行政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建设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库和公共卫生应急联络机制。 习近平强调,明年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同东盟合作空间将更为广阔。 习近平最后说,希望双方通过本届盛会,创造更多商机,收获更多成果,携手共创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 ที่มา: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11/27/c_1126792457.htm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11/27/c_1126792459.htm
扬帆起航!东博会力促中泰合作续写新篇章
今年是中泰建交45周年。自1975年正式建交以来,中泰两国在经贸、旅游、科技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今年以来,两国更是携手共克新冠疫情,建立两国人员往来“快捷通道”和物资流通“绿色通道”,推动经济合作逆势回升。 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友好交流、经贸促进和多领域合作的重要平台,在中泰两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第17届东博会将于11月27—30日在中国南宁举行,为中泰双方共享新商机搭建平台。 聚力同行 成绩斐然 近年来,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泰国“工业 4.0”战略对接下,中泰贸易行稳致远。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9年,中泰双边贸易额达917.5亿美元,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泰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为泰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今年1-9月,中泰双边贸易额达718.2亿美元。双方贸易结构逐年优化,塑料橡胶是泰国对中国首要出口的商品,中国的电子类产品、机械类产品等在泰国备受欢迎。 两国在制造业、金融服务业以及电子商务等行业的投资合作不断扩大。据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2019年报告显示,在国际直接投资(FDI)总额上,中方企业对泰国投资最多,投资额达2,600亿泰铢(约合86.3亿美元)。 此外,旅游合作已成为中泰人文交流合作的最大亮点。据泰国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赴泰国游客人数约为1098万人次,再创新高,泰国是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第一大旅游目的国,中国成为泰国第一大外来游客来源地。 东博会:助力落实新愿景 泰国政府高度重视东博会,历届东博会共有2任总理、10任副总理率团出席东博会。泰国出任了第12届东博会主题国。 前16届东博会,泰国已连续13年独立包馆,共有1917家企业参展,使用展位累计2772个,集中展示食品和饮料、时尚用品、珠宝首饰、健康美容、家居装饰等泰国特色商品,以及产业园区投资信息、贸易与投资服务等。还举办泰国投资机遇推介会等经贸促进活动,介绍泰国营商环境、投引资政策等。 此外,孔敬、春武里府、沙没巴干府、清莱、哒叻府、洛坤府、曼谷、武里南府等泰国府市曾作为“魅力之城”精彩亮相,展示泰国独特的旅游资源及投资合作商机。 在东博会上,泰国取得了不俗的经贸成绩。泰国的香米、咖喱酱、冬阴功调味等成为最畅销的“明星产品”,乳胶产品、榴莲食品等也备受青睐,很多展商不仅得到了大量的订单,展品最后也都销售一空。泰国两仪能源公司与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合作的燃料乙醇等项目,也是搭载了东博会“快车”签订。 续写辉煌 再聚盛会 “要推动‘东部经济走廊’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优势互补,打造中泰共建‘一带一路’新亮点、两国互联互通新平台。中方将继续鼓励中国企业来泰投资兴业,拓展数字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合作,携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近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正式访问泰国时表示。 “泰方希同中方进一步加强贸易和科技创新合作,期待中方企业更多来泰投资。”泰国总理巴育在王毅此次正式访问泰国时回应。 据了解,第17届东博会首次采取“实体展+云上东博会”的办会形式,为各国企业带来新体验、新商机。其中,实体展设商品贸易专题、投资合作专题、服务贸易专题和先进技术专题。“云上东博会”将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平台,各国参展商可全年在线进行展示、洽谈、直播。同时,举办系列高层论坛、投资贸易促进活动等,向各国企业传递中国—东盟合作新风向标。 据介绍,泰国将派出代表团参加本届东博会,并在实体展和“云上东博会”上展示国家形象、食品饮料、家居用品、美容保健品等特色产品和服务。还将举办系列经贸促进活动,包括围绕中泰建交45周年举办的中泰经贸合作论坛等,全面推介泰国商机和风采。
东博会:凝聚合作共识,传递“政能量”
在金秋收获的季节,第16届东博会硕果累累。本届盛会以“共建‘一带一路’,共绘合作愿景”为主题,通过领导人会见、开幕大会演讲、部长级磋商、政商对话等多场高层交流活动,东博会作为对外交流的大舞台,传递出中国—东盟友好合作的“政能量”。 各国政要高规格出席 盛赞东博盛会 2019年恰逢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的开局之年、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第16届东博会在政治、外交上继续保持高规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印度尼西亚总统特使、海洋统筹部部长卢胡特,缅甸副总统吴敏瑞,柬埔寨副首相贺南洪,老挝副总理宋赛,泰国副总理兼商业部长朱林,越南副总理武德担,波兰前总统布科莫洛夫斯基等多位中外领导人和前政要,以及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波兰代表团团长,东盟副秘书长和240位部长级贵宾出席了本次盛会。 会期,中外领导人共同出席了开幕大会,并发表演讲。韩正在致辞中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双方建立对话关系28年、特别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6年来,始终与时俱进、携手前行。近年来,双方加强战略沟通,推进务实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人文交流,妥善处理分歧,维护地区稳定,推动中国—东盟关系进入了全方位发展的新阶段。 搭建政商沟通桥梁 多领域合作成效显著 东博会在肩负政治外交使命的同时,又具有促进经贸合作的平台作用。东博会自举办以来,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以政治外交带动经贸以及教育、文化等多领域合作,促进政治互信、友好交流、政商互动,与东盟全面开放合作的新模式,通过举办多个高层论坛,务实推动双方多领域合作。 据了解,本届东博会框架下共举办33个高层论坛,其中会期举行产能合作、电子商务、科技、环境、农业、文化、金融、港口、教育、统计、城建、电力等领域的25个论坛。通过多层次、多领域交流活动,搭建了政商沟通桥梁,并建立了更多的合作机制,推动更多合作成果落地。